荒野紀 - 荒野基金會

源起 緣起

華人對於地球生態的破壞相當嚴重,例如進補的觀念,造成許多珍稀動植物瀕臨絕滅,像華南虎、娃娃魚、天山雪蓮、冬蟲夏草、東北人蔘…等,不勝枚舉。東南亞華人更是熱帶雨林的主要砍伐者,也是許多野生動物的收購與享用者。長久以來華人被西方生態及環境保護界視為地球的麻煩製造者,這也是我們身為華人心頭的一個痛。

- 徐仁修 2014

關於荒野

1988解嚴之後,環境運動一下子沉寂了好幾年,所以徐仁修老師於1995年與許多有志一同的夥伴,創辦了以兒童自然生態教育及圈護荒野棲息地為目標的「荒野保護協會」,並由於夥伴們的盡心盡力,在短短幾年內,荒野保護協會就成為台灣最大的民間綠色組織。徐仁修老師年輕時旅行多國,也在東南亞雨林工作數年,深深了解華人對環境的破壞力。

2001年,他卸下荒野保護協會的理事長後,開始走入海外華人社會,以複製荒野保護協會的方式,推動華人自然生態教育組織的成立。

2003年,尼加拉瓜國會通過邱倚星先生發起的荒野保護協會正式成立。

2005年,澳大利亞政府批准吳進昌伉儷發起澳洲荒野保護協會的成立。

2006年,經過鄭揚耀先生四年的努力,砂勞越州政府終於批准砂勞越荒野的成立。

2011年,向來對民間生態組織非常嚴苛的馬來西亞聯邦政府,也批准蘇添益先生發起馬來西亞荒野保護協會正式成立

此外從2006年起,徐老師接受大陸大學生「綠色營」創辦者唐錫陽先生之托,負責種子講解員的培訓,多年來已在各重點城市成立工作小組,努力讓荒野的自然生態教育可以在大陸各地紮根。

現在,這些海外華人生態保育組織,需要一個跨地域性的組織或團體來統合,才能發揮華人世界的力量。台灣荒野保護協會當然是理所當然的領導團體。但協會屬於社團法人,是人的組織,其資源是眾多熱情的優秀人才。要實現統合及協助華人世界的生態組織,除了需要人才,更需要龐大的資金。許多荒野的老夥伴及企業家都覺得需要有一個能籌募資金的組織來運作,而成立基金會就是不二的選擇。

自然生態沒有國界,環境也不分兩岸;候鳥在各國間飛來飛去,魚群白海豚悠游於兩岸間,新疆以及內蒙古的沙塵暴一樣會飄到台灣與香港,閩江飄下的垃圾也會汙染台灣海峽。婆羅洲森林火災的霾害,不但危及當地人的健康,也危害新加坡與馬來半島的居民。

成立荒野基金會—這是台灣有機會率先發起華人,共同來做一件超越地域、國家、政治、以及意識型態,利人利己的美好事務。